<source id="8h3pf"><input id="8h3pf"></input></source>
        <source id="8h3pf"><mark id="8h3pf"><label id="8h3pf"></label></mark></source>
          <source id="8h3pf"><menu id="8h3pf"><label id="8h3pf"></label></menu></source><video id="8h3pf"></video>

            打醬油之丘成桐少年班游園

            今年真的跟丘成桐這個名字很有緣分,先是姐姐申請碩士,想去港中文的數學,出于對丘成桐先生的敬仰,接著兒子通過丘成桐少年班初審,參加游園篩選。

            網上各種介紹已經紛紛揚揚,我記錄下我的感受,作為一名大學生麻麻聽的小升初講座的感受。

            講真,我討厭講座。但是,為了豐富兒子的體驗感,增強競爭意識,學會應對考試,我還是,嗯,說服了自己陪同前往。

            第一,正確認識講座的意義和功能。講座就是宣傳。宣傳就是政治工作。那么,PPT必然都是正面的,都是激動人心的,都是總結式的(大家懂的)。

            第二,準確看待丘成桐少年班的選拔標準。作為大學生媽媽,第二次經歷小升初,不會輕易被各種話語打動。什么我們不搞競賽,的確進入省隊都很不容易,更不提每年五大賽全國保送不過區區50—60人。不是不搞,是搞了大概率白搞(從最后競賽成績看)。但是,不搞能等于不學嗎?

            第三,充分理解丘成桐少年班培養方式以及匹配的資源。首先這批孩子一年學完初中內容,其實這批孩子已經學完了初中數學,大概率至少學習了一半的物理,英語水平也不會低于中考。所以,一年學完初中內容應該正確表達,一年打好初聯基礎,爭取達到一試難度。用姐姐的話說,都已經這水平了,還2+4,耍流氓呢?其實這么多年來,學校不就是習慣這樣坐享其成嗎(收割成果)。當然也只有學生們應對學科輕輕松松,才可能有后面體育要求兩項技能,游泳+其他,藝術1和樂器1等等;也是因為擁有優質生源,學校才可能引進和挑選資源打開孩子們的視野。目的是為了孩子能早點找到專業方向,打開視野只能是加分項而不應該是必選項。

            很感謝老師的推薦,也很惶恐能參加這次的游園。比起那些競賽娃,我們還差距超級遙遠。

            今天的活動讓我再次確認,每個娃都有適合自己的路。作為家長,中學六年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到那所適合孩子的大學以及幫助孩子了解實現自己的夢想需要學習的專業。

            圖片圖片圖片
            已邀請: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注冊

            色丫头免费影院
              <source id="8h3pf"><input id="8h3pf"></input></source>
                  <source id="8h3pf"><mark id="8h3pf"><label id="8h3pf"></label></mark></source>
                    <source id="8h3pf"><menu id="8h3pf"><label id="8h3pf"></label></menu></source><video id="8h3pf"></video>